鸡精还是味精?
在人所能体验到的基本味道中,有一种叫作“鲜”。而说起提鲜的调料,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鸡精和味精。很多人对味精抱有成见,对鸡精却格外青睐,认为它食用起来既营养又安全,那么事实究竟如何?我们到底要如何正确选择这两种提鲜调料呢?
味精由来已久
实际上我国很早就有了味精,只不过那时它叫海草粉。据说明朝的厨师习惯在做菜时放入海草粉,它能让食物的味道格外鲜美。此后,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在19世纪研究发现,海草粉含有的谷氨酸钠是令食物变得更加鲜美的重要物质,于是将其提纯出来,形成结晶体,并命名为“味之素”,传到我国后则被称为“味精”。
很多人觉得味精是化学合成物质,不仅没什么营养,常吃还对身体很有害处。实际上味精是一种氨基酸,它存在于粮食、豆类和鱼肉类中,尽管对人体没有直接的营养价值,但却能提升食物的鲜味,刺激消化液分泌,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,而且国际粮农与卫生组织已经将其列为推荐使用的食品添加剂。说味精有害健康,有些夸大其词。
鸡精中也有味精
尽管很多鸡精的外包装上印有一只生动的肥鸡,或者标明“用上等肥鸡制成”、“真正上等鸡肉制成”,但其实鸡精中40%的成分就是味精。至于鸡精中逼真的鸡肉味道,则主要来自于鸡骨粉。
1
2
3
4
5
6
7
8
9
10